乐鱼app成为大巴黎赞助商

欢迎访问乐鱼app成为大巴黎赞助商网站!
今天是:
技术推广
技术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打不死的三角苞”害虫——茶细蛾的识别与绿色防控技术
来源:乐鱼app成为大巴黎赞助商 作者:龙亚芹 发布时间:2021-10-26

“打不死的三角苞”害虫——茶细蛾的识别与绿色防控技术

乐鱼app成为大巴黎赞助商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西双版纳综合试验站

一、茶细蛾的发生为害情况

茶细蛾,是又名三角苞卷叶蛾,广泛分布于云南各茶区,属于云南茶区常发性害虫,年发生78代,以茧和蛹在茶树中、下部老叶上越冬,第12代发生较为整齐,以后世代重叠,4月上旬~11月下旬均可见幼虫为害,以夏秋茶为害最为严重。该虫适宜于2025℃,相对湿润的条件下发生,在景洪、思茅等茶区7月中旬~11月下旬:τ任现。根据20219月上旬~10月中旬调查结果,在思茅、凤庆、景洪等部分茶园内虫口达17155/平米茶行,平均达52/平米。

茶细蛾常被茶农称为“打不死的三角苞”害虫,主要来源于该虫的取食为害特点,12龄幼虫潜叶为害、34龄卷边为害,4龄后幼虫将叶尖向叶背卷结成三角苞,居于苞内取食为害。前两个为害期往往不易被察觉到,而三角苞时期为害症状明显,该时期用药,虫匿居于苞内难以接触到药液,因此被称为“打不死”的害虫。该虫主要:κ栈窬貌课荒凵,并将其粪便积留在苞内,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


茶细蛾为害情况

二、茶细蛾的识别与为害状

1. 为害症状

以幼虫在嫩叶上潜叶、卷边和卷苞为害,将叶尖向叶背面卷结成三角形虫苞,转移他叶时则另行卷苞取食,居于苞内取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形成枯黄透明,并将粪便积留苞内,严重污染鲜叶,采摘鲜叶中混有3%以上虫苞,茶叶品质明显下降。



茶细蛾为害症状

2. 茶细蛾的识别

卵:卵扁平椭圆,长约0.30.5 mm,无色透明,具水滴状光泽,近孵化时呈乳白色浑浊状。

幼虫:乳白色,半透明,体具白色短毛。共5龄,15龄体长依次为约1mm、1.52.0 mm、2.54.0 mm、5.06.0 mm8.010.0 mm。3龄以下幼虫体略扁平,头。馗共靠泶,向后渐细;高龄幼虫体圆筒形,能透见深绿色至紫黑色的消化物,体上生有白色细毛;老熟幼虫身体短而粗,黄而不透。

茧和蛹:茧细长椭圆形,灰白色,长约710mm,宽约1.52 mm,茧表面自中间沿纵向有老熟幼虫排泄物形成的棕褐色线状纹;茧外有一层横向的白色丝网拉住叶面起保护作用。蛹:圆筒形,长约56 mm,头顶呈三角形,背面浅棕色,腹面及翅芽淡黄色。

成虫:体细长,长46 mm,翅展1013 mm。头、胸暗褐色,颜面批金黄色毛丛。触角褐色丝状,超过前翅。前翅褐色具暗斑,且带紫色光泽,翅面中央有一金黄色三角形大斑块直达前缘,后翅暗褐色,缘毛长,腹部腹面金黄色。



茶细蛾幼虫



茶细蛾茧及蛹茶细蛾成虫

三、茶细蛾绿色防控技术

1. 农业防治

1)采摘灭虫

茶细蛾主要在嫩梢上为害,分批勤采茶,人工及时摘除潜叶期、卷边叶和三角苞内幼虫及卵,有效减低虫口。

人工采摘虫苞

2)适时修剪

每年11月下旬~12月中旬进行修剪,石硫合剂封园,有效剪除越冬幼虫和蛹,减少虫口基数。

2. 理化诱控

1)灯光诱控

茶细蛾成虫具趋光性,成虫高峰期用杀虫灯诱杀成虫,降低虫口基数。

2)性诱防控

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前利用茶细蛾性信息素诱捕器进行田间成虫监测和防治,放置密度为34/亩,2月左右更换诱芯1次,粘虫板视粘虫情况及时更换。重点防治越冬代和第一、二代成虫,压低全年虫口基数。



3)色板诱杀

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前利用黄板进行田间成虫监测和防治,悬挂密度为2025/亩,悬挂高度为色板下边缘高于茶蓬5-15cm。

3. 生物防控

1)保护利用自然天敌

茶细蛾自然天敌丰富,如寄生茶细蛾的天敌寄生蜂、茧蜂等,在7月中下旬后,寄生率可达2070%。

寄生性天敌

2)选用生物农药防治

当虫口基数达8/平米以上时,在潜叶期、卷边期前选择7.5%鱼藤酮乳油300500倍液,0.6%苦参碱水剂300500倍液,15000IU/mg 苏云金杆菌水分散剂300500倍液,100亿孢子/毫升短稳杆菌悬浮剂500800倍液,每毫升含800万孢子的白僵菌稀释液喷施。





推荐使用的生物农药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ynscks@bn.yn.cninfo.net
制作维护: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主 管: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扫一扫,加关注
Copyright ? 2015 HLcis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0200352号-3
乐鱼app成为大巴黎赞助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