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app成为大巴黎赞助商

欢迎访问乐鱼app成为大巴黎赞助商网站!
今天是:
技术推广
技术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幺蛾子”——茶小卷叶蛾识别与绿色防控措施
来源:乐鱼app成为大巴黎赞助商 作者:龙亚芹 发布时间:2021-10-27

“幺蛾子”——茶小卷叶蛾识别与绿色防控措施

乐鱼app成为大巴黎赞助商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西双版纳综合试验站

一、茶小卷叶蛾发生为害情况

茶小卷叶蛾,又称小黄卷叶蛾、棉褐带卷叶蛾,网纹卷叶蛾、茶角纹小卷叶蛾等,是我国茶区的一类主要害虫,分布广泛,食性杂,以幼虫吐丝卷结嫩梢成苞状,匿居苞内取食叶肉,粪便积留在叶内,阻碍茶树生长,降低茶叶产量和品质。该虫在云南茶区发生普遍,在景洪、思茅、勐海等部分茶园内为害严重,部分茶园内幼虫虫量高达70/平米茶蓬,平均虫量达37/平米茶蓬,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通过采用性诱捕器监测,在景洪市大渡岗乡茶园内全年有9个成虫发生期,成虫始见期为3月下旬,终见期为 12 月上旬,全年均可见幼虫为害,610月虫口基数高,春茶后期、夏秋茶受害较重。

二、茶小卷叶蛾的识别与为害状

1. 为害症状

以幼虫吐丝卷叶为害,留下表皮,形成透明枯斑,后期将邻近数叶结成较大虫苞,匿居苞中咬食叶肉为害,被害茶树芽叶生长受阻,影响茶叶质量和品质。初孵幼虫嵌入初展嫩叶端部、叶缘吐丝卷结,咀食叶肉,被害叶片呈不规则枯斑。3龄以上幼虫将邻近叶片结成虫苞,在苞内取食为害严重时茶丛蓬面红褐焦枯,芽叶生长缓慢甚至停滞。虫龄增大,茶小卷叶蛾将转移为害中下部成叶或老叶,虫害中心明显。



茶小卷叶蛾为害症状

2. 茶小卷叶蛾的识别

卵:扁平椭圆,淡黄透明。数十至百余粒聚集为鱼鳞状卵块。卵块扁平椭圆,长56mm,覆以透明胶质膜。


幼虫:共5龄,初孵化幼虫体长1.53mm,头黑色,体淡黄色,2龄幼虫体长2.5-5mm,头淡黄褐色,体淡黄绿色,35龄幼虫,头由淡黄褐色渐变为黄褐色,体色由淡黄绿色渐变为鲜绿至浓绿色。



茶小卷叶蛾幼虫

:蛹初期翅芽嫩绿色,渐变为淡黄褐色,最终变为暗褐色,呈现黄褐至黑色斑纹。




茶小卷叶蛾蛹

成虫:体长68mm,翅展1522mm,淡黄褐色。前翅近长方形,散生褐色细纹,翅基、翅中及近翅尖有3条农褐色带纹,自前缘向后斜伸,中部1长条长而明显向后分叉呈“h”形,伸至臀角。外侧1条则略显向前分叉,翅基1条短,雄蛾则宽而明显,左右合拢略作近方形深褐斑。



茶小卷叶蛾成虫

三、茶小卷叶蛾绿色防控措施

1. 农业防治

1)采摘灭虫:低龄幼虫都在新梢嫩叶上,及时分批采摘,能有效降低虫口基数。

2)修剪:全年采摘结束后进行深修剪1015cm,采用45%是六合街封园,破坏越冬场所,降低虫口基数,能有效降低翌年为害严重程度。

2. 理化诱控

1)灯光诱控

成虫具趋光性,成虫高峰期用杀虫灯诱杀成虫,降低下一代虫口基数,山地茶园20-50/盏,于每年2月中下旬开灯,12月中旬关灯。

2)黄板诱杀

成虫具趋色性,成虫高峰期用黄板或天敌友好型色板诱杀成虫,有效降低下一代虫口基数。悬挂密度为2025/亩,悬挂高度为色板下边缘高于茶蓬10-15cm。

黄板诱杀成虫效果

3)性诱防控

成虫高峰期采用茶小卷叶蛾性信息素诱杀成虫,放置密度为34/亩,2月左右更换诱芯1次,粘虫板视粘虫情况及时更换。有效降低下一代虫口基数。



性诱防控效果

3. 生物防控

1)选用生物农药防控

12龄幼虫期虫口量达815/平米时,喷施7.5%鱼藤酮乳油300500倍液,0.6%苦参碱水剂300500倍液或15000IU/mg 苏云金杆菌水分散剂300500倍液。




推荐生物防控药剂

2)保护利用自然天敌

茶小卷叶蛾自然天敌种类多,幼虫期的绒茧蜂、姬蜂等;蛹期的广大腿小蜂、寄生蝇等,应加以保护利用。

自然天敌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ynscks@bn.yn.cninfo.net
制作维护: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主 管: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扫一扫,加关注
Copyright ? 2015 HLcis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0200352号-3
乐鱼app成为大巴黎赞助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